美國30年來最大通膨,你該知道的事:原因、解方、股市為何沒跌? (引用商業周刊)
- ukeymanage
- 2021年11月2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12月4日

(來源:Dreamstime) / 撰文者:邱韞蓁 編譯 / 商業週刊 2021.11.12
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持續攀升,10月年增率衝高至6.2%,通膨創下30年來新高!這也是連續第5個月超過5%。
破紀錄的增幅引發市場擔憂、物價大漲開始讓消費者吃不消,進一步削弱美國聯準會(Fed)主席鮑爾(Jerome Powell)先前主張的「暫時型」通膨立場。
數據公布後,總統拜登(Joe Biden)坦承通膨風險,並將設法平抑物價,「從一加侖汽油到一條麵包,一切都在漲價,這令人擔憂,就算薪水增加也一樣;扭轉這一趨勢是我當前的首要任務。」拜登也說,自己力推的一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,將有助於改善運輸設施,化解供應鏈瓶頸問題。
美國為何遇上1990年以來最大通膨巨獸?更讓人搞不懂的是,股市,為何還在創新高?
新冠病毒、需求強勁、供應鏈瓶頸、勞動力短缺...互相推高通膨
《富比世》(Forbes)雜誌引述聯準會,解釋通膨原因。首先,基數效應(Base Effect,指上一時期因某些因素導致經濟數據偏低)可能是價格飆漲的最直觀原因。去年(2020),為了遏制新冠病毒傳播,各州政府祭出封鎖政策,導致物價大幅下跌。隨著疫苗廣泛施打,生活、支出開始恢復,與去年同期的比較必顯異常。
例如:去年疫情爆發,旅遊需求大減,4月的機票價格比前年(2019)少了24%,今年(2021)6月的價格反彈25%後已回落,現在比去年10月便宜10%。不過,基數效應理應逐漸消失、收歛,但通膨率還在飆升,這讓專家擔心,此刻通膨壓力已超出基數效應可解釋的範圍。
第二,供應鏈瓶頸不斷推高通膨。以汽車為例,去年因疫情沒有買車的民眾,在解封後瘋狂購車,但晶片荒、零件供應中斷雪上加霜,且租車公司是二手車主要來源,但在疫情時減少存貨,新車、二手車都供不應求。
市調機構J.D. Power表示,美國新車價格在9月達到新高4.28萬美元(約新台幣119.3萬),平均價格比去年漲了19%。《今日美國》(USA Today)指出,汽車價格上漲,是造成通膨的一大原因。
第三,勞動力短缺,導致工資上漲、成本增加。疫情間,許多美國人被迫失業,同時因政府的大撒幣紓困補助,掀起「大離職潮」。但拜登祭出刺激措施後,經濟快速復甦,員工招聘速度慢,惡化了供不應求的市場,今年的勞動力參與率比大流行前低了1.7個百分點。
《今日美國》報導,工廠、倉庫、港口工人短缺尤其嚴重。全球塞港問題難解,現在從中國租用一個貨櫃,成本已暴增10倍至2萬美元。《紐約時報》指出,業者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,美國官員擔心,這會引發薪資與物價盤旋上升(wage-price spiral,指物價上漲導致薪資增加,薪資上升再推升物價,如此反覆進行)。
強勁的需求、勞動力短缺、供應鏈瓶頸、新冠病毒等因素交錯影響,推高商品、服務的成本。不過,美國前勞工部長賴希(Robert Reich)在《衛報》刊登文章,指出高通膨更深層的結構性原因:美國市場缺乏競爭,企業巨頭以通膨為藉口拉抬價格,賺取更多利潤。
今年4月,消費日用品大廠寶潔(Procter & Gamble)對尿布、衛生紙等必需消費品漲價,理由是原料成本、運輸費用上升,另一家護理用品巨頭——金百利克拉克(Kimberly-Clark)也緊接宣布漲價。截至9月的季度中,寶潔大撈了一筆,淨利率高達24.7%。
聯準會更激進時,投資人可能才會怕
不過,通膨率即便創新高,投資人卻似乎不以為然。通膨數據公布後,美股三大指數短暫下跌,但仍在歷史高點附近徘迴。財經網站《MarketWatch》指出,除非聯準會開始暗示要加速縮減購債或提早升息,否則股市將繼續受到支撐。
凱投宏觀(Capital Economics)市場經濟學家艾倫(Oliver Allen)表示:「美股未受到今年通膨飆高太大的影響,可能是美國抗通膨債券(TIPS)殖利率沒有同時上升,企業利潤也不見疲軟。」雖然美國10年期抗通膨債券殖利率在公布數據後的周三(11月10日)攀升,但過去6個月的整體走勢是往下。
金融分析機構Sevens Report Research創辦人艾薩依(Tom Essaye)則認為,周三代表債券殖利率從兩星期的大幅下跌中反彈,這並非是基本面所致,因此不太可能會持續下去。此外,在此期間,科技股反彈引領市場走高,最新公布的第3季財報表現優異,考量到科技股權重較高,預期相對樂觀。
投資網站Investopedia另指出,聯準會政策變得越來越透明,不斷釋出縮減QE(貨幣寬鬆政策)訊號,市場投資人因此反應平淡、不覺恐慌。
不過,通膨數字活生生擺在眼前,確實讓更多人呼籲聯準會提早升息。《紐約時報》報導,家庭應該已花掉大部分在疫情間坐擁的大量儲蓄,美國政府也已結束失業援助計畫,若需求放緩,供應鏈問題有望緩解。但,假日購物季節到來,通膨壓力恐怕短時間內仍無法散去。
(參考來源:Forbes、USA Today、The New York Times、The Guardian、MarketWatch、Investopedia)
#A7 #A7重劃區 #重劃區 #體育大學站 #華亞科學園區 #樂善科學園區 #文青中小學 #合宜住宅 #A7合宜 #PCHOME #中華郵政 #鑰你管租屋 #A7租屋 #華亞科租屋 #長庚租屋 #租屋 #金捷市 #新未來 #和煦隆陞 #遠雄文青 #皇翔歡喜城 #名軒快樂家 #麗寶快樂家 #櫻花澍 #富宇 #遠雄 #竹城 #鴻築 #大亮 #允將 #玄泰 #君邑 #興富發 #新潤 #頤昌 #市中欣 #華悅城 #根津苑 #甲子園 #水悅青青 #欣時代 #維待魯威 #丘比特 #富御捷境 #合謙學 #豐岳 #澄悅 #璞悅 #耀台北 #文華天際 #友文化 #和洲金剛 #T1 #V1 #鉑麗 #翡麗 #合遠新天地 #悅峰 #哈佛苑 #上城 #天匯 #敦峰 #台北國際村 #樂捷市 #和發大境 #樂田田 #禾悅花園 #和耀恆美 #耀台北 #皇普MVP #鴻廣新A7 #允將大作 #大亮泊 #大亮時代 #捷市達 #竹城明治 #竹城宇治 #協勝玉子園
Comments